FEEL GOOD’感觉很棒’随笔志

发布时间:2015-12-20 作者:admin

2010年起,心平公益基金会每年都支持西部阳光·益微青年的优秀员工和志愿者去美国参加青年公益组织FeelGood的骨干夏令营,对西部阳光的青年公益教育项目和“益微青年”的独立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催化作用(益微青年发起人和总干事刘斌2010年前往,至今受益匪浅)。
2013年,心平共支持了国内5人前往,益微青年推荐的牛李炜和雏雁起飞项目推荐的王子卿顺利成行,在此分享两人的回国分享。(如需更多了解FeelGood,请联系益微青年总干事刘斌liubin@evlife.org

FEEL GOOD’感觉很棒’随笔志


美国时间8 月13 号,经过14 个小时的飞机辗转,我们一行五人抵达了美国丹佛市,半天休整后,次日中午到达丹佛机场与FG 其他高校的成员相聚,然后一起乘大巴开往位于落基山脉的‘高地休养中心’(Highland retreat center)。
这些来自美国知名高校的学生,以女生居多,都非常活泼,精力充沛。一路唱歌,玩游戏,大家都很兴奋。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,很多同学都有鼻钉,刺青,这些在中国大多是所谓“坏孩子”的喜好,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真诚和友善,加上大家都有着相似的志向和心愿,很快就熟了起来。加上这里的本身的工作人员,一共大概有六十余人参加此次的高峰夏令营。
抵达Highland retreat center 后,FG 的工作人员已经准备了很多小吃和饮料欢迎我们,大大的拥抱,真诚的笑容,这些美式招牌特产,让人倍感温暖。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分发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文件夹,除了日程表,地图,成员们的联系方式之外,还给大家准备了挂在脖子上的名牌,并贴心的剪成了中国的形状。而其他美国的同学则是自己家乡的州的形状。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名牌写名字,做装饰。在聊天的时候可以方便的直接称呼别人的名字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。

我们住的地方是在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修养中心,活动礼堂是一个教堂,大家分住在不同的小木屋里,与松鼠,灰兔做邻居。而餐厅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,自然风光也非常优美。


晚上的欢迎晚会,给大家进行了分组。准备接下来的活动和竞赛,每个团队都要设计自己的团队口号, 团队名字也十分可爱, 我的组叫做“ BLUEBARRAGUDAH”就是蓝鲸的意思。然后每个团队的小组长都精心准备了很多手工制品,还精心准备了很多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的小游戏,并且让大家一起思考几个问题:你为什么来到这里,你在这里最想学到什么,你最喜欢的和你最擅长的。通过小游戏和共同思考的问题,大家很快就熟悉了。


第二天早上,第一个活动叫“rise&shine”领队JAMIE 带大家围成圈一起做很可爱的“蔬果”操,一边蹦蹦跳跳,,一边口中念念有词“Form banana,form form  banana;peal banana,peal peal banana ”“ Peal potato,peal peal potato,rock potato rock rock potato”同时夸张的模仿着香蕉,土豆的形状。清晨的阳光下,大家笑做一团。


早餐后,上午JOHN,TALIS,KRISTIN,几位FG 的创始人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GLOBLE VISION。
首先,他们准备了很多体验活动。先让我们大家闭眼感受身体和自然,并让我们用心念出“thank u, heart ””thank u ,stomach”,学会GRACEFUL,感谢自己的身体让我们活着。
第二个是让我们吹起一个地球图案的气球,让我们感受地球的生态环境是多么的脆弱——自然环境的变化,生物种类灭绝,贫富不均等等。
然后是用BB 珠的两人一组的沟通。每个BB 珠都代表一笔人类拥有的财富。一个人只拥有一个,但另外一个人拥有40 多个。然后叫我们四目相视,对话:“我只有一个BB 珠,我没办法维持生活生活,你愿意分给我一些么?”另外一个人却说“不”。再问一遍,对方还是说“不”。十分肃静的时刻,我看到一些队员已经眼眶湿润。然后在引导下,富有BB 珠的人首先将一半富余的BB 珠放回筒子里,留给我们的下一代生活,剩下的再分一半给贫穷的人,然后每个人都有相同数额的BB珠。然后主持人问富有BB 珠的人“你们觉得好些了么?”大家都觉得轻松很多。
然后是画西藏旗的活动。每个人都拿到一张彩色的小旗帜,是TALIS 从西藏带回来的,然后我们在旗帜上写画:“你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的?想在什么样的世界生活?想在理想世界里扮演什么角色?”
有句话很打动我,在接下来JOHN 的讲话中也有提到“every one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reach their full potential”(每个人都应该有实现自己最大潜能的权利)


在他们的想法中,助人,不是给淹水的人扔去一条绳子,而是跳下去,和他一起游到对岸。这是尊重。而且“change doesnt happen on the chair”(改变从来不可能来自于无动于衷)
接下来JOHN 给我们分析了MDGs 的优缺点, 并推荐了ABHIJIT BANERJEE 的《POOR ECONOMICS》里面说到:解决饥饿问题和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太大的联系。
并向我们推荐了:WORLDWEWANT2015.ORG[UN]/
MYWORLD2015.COM/
BEYOND2015.ORG
下午,FG 邀请了他们的资金使用伙伴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,我很欣赏Feel Good 的一点也在于此,两条资金运用线充分平行,没有交错:
线1:FG 发动社会捐赠人捐助的方向是,为大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发展提供机会。
线2:Ending world hunger 项目是通过大学生在校园内售卖三明治赚的钱,进行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行动。最后,通过兜售三明治的钱,用于解决全球饥饿问题。
FG 用社者的,直接行扶助地目,而是用其生的培育,并提供启动资金,自力更生,通自己的能力来赚钱助解全球饥饿问题
FG 的最终的目标是:1dollor in=1 dollor out.
即希望达到捐赠者的每一笔投资,都能够等值的最终用到全球饥饿问题解决的项目上。当然,因为这个目标现在还在逐步成长的阶段,所以目前还没有完全实现。
一笔资金能够帮助两批人的发展,是FG 项目的一个亮点。和资金使用伙伴的合作,将较落后地区的公益项目“承包”出去,使FG 的能力凝聚在培养青年能力发展的方面,而不用耗散能力到资金的项目使用上。
因为悉知中国红十字等慈善组织对捐款的滥用等问题的层出不穷,我们所有中国队员自然最好奇的是,如何保证与公益伙伴的信任与合作?
FG 和公益伙伴将这个问题规范化,统一了公益伙伴的行动标准:
1.发动基层领导力
1.有效力的呼吁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
2.锻造与当地政府,组织间的良好关系
3.持续有效的跟踪情况
这其中,我最欣赏的是:来自印度,墨西哥,非洲的公益伙伴,他们都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力的,规范化的方式,就是地自身的力量。
以下是FG 伙伴们在项目地的“乡村自我发展模型”:



对乡村人民的激励,使乡村人们愿意改善自己的乡土,在与当地人同心协力改变的基础上进行帮扶,效果明显。
在这样的行动中,他们最重视的是:
1.培养本地的项目领导,通过影响当地有影响力的人,帮助他们拓宽视野,告诉团队下游的做法,让他们自己管理项目和团队。
2.驱使乡村发展的激励政策
3.解决饥饿问题,并不是直接提供食物,而是进行基础建设。而基础建设的选择,来自于充分倾听他们的需要,进而给他们他们所需要的。
4.从而将1$的投入发展成5$的产出
5.测量成果:定期通过电话,邮件等方式回访
6.尊重当地的人民,风俗,文化
小插曲:和CHOICE 项目CEO Leah 的聊天:
 

最让我在美国有幸福感的是,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长辈,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晚辈,不管对方是教授,CEO 还是小朋友,第一次见面,都是象朋友般的握手认识,彼此直呼其名,对任何问题都可以大加探讨,而且永远都会拥有鼓励。自由不见得是什么都能做不受约束,而是有自由思考,选择和自由交谈的权利。
我问Leah,为什么CHOICE 没有意愿在中国开展项目呢?Leah 的回答是:我们只帮助那些拥有友善政府的地方,拥有想改变自己家乡强烈意愿的人民。或许是曾经在中国的计划受到了阻挠,或当地人民的不敢支持,所以Leah才有这样的想法。
这样的想法让我震撼,确实,解决全球性问题,诸如男女不平等,饥荒,失学等等的国际组织,在中国开展项目的并不多。中国的项目大多都是自助,也比较排斥外来的援助。我想这样的情况可能很多地方都会有,不过程度不同而已。如果完全有能力自助自救,那是再好不过,但是我觉得不应该排斥外来组织的帮助,带来的经验和思考,我认为更多的经验和视角总是有助于行动的。
晚上,邀请了马克盖尔宗先生给大家进行分享会,他被《纽约时报》誉为“解决市民争端的专家”,我也和他在私下进行了畅谈,以下是我和他私聊的内容。
1.关于西藏
马克说,他曾在中山大学讲座,有学生问他,因为法国人在08 奥运时,因为西藏问题烧中国人的国旗,是不是法国人不喜欢中国人?是不是西方人认为西藏应该独立?所以我问马克,你怎么看呢?
马克认为,西藏是由中国政府管辖,但是管辖的手段是不智慧的,西方人会说中国的西藏问题,是认为中国用了并不智慧的方式解决西藏问题。就像美国人民同样会批评美国政府在处理伊拉克,巴基斯坦问题也不智慧一样,西方抗议中国政府,是希望我们用更聪明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。
2.历史
我问马克,美国确实是一个更加自由的国家,可是你们如何保证你们吸收的信息,是不受舆论,新闻和政府的影响呢?你们怎么就相信自己知道的信息是正确的呢?
马克说:对,尽管言论自由,行为自由,美国人也不可能避免受到舆论和政府的影响。所以并没有绝对的方式,去确定自己了解的信息是真实和正确的。除非你自己亲自走出去,切身的体会。
我说对,就像外国人说中国不接受日本的道歉,其实并不是不接受,而是不认为日本是真诚的道歉,比如他们仍旧在篡改教科书,不承认在中国曾经的恶行。
马克说,是的,这些是真实的,但唯有你亲身去体会,才知道什么是真实,不能依赖媒体,也不能依赖政府,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。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四次来到中国(他在演讲时,在所有朋友面前,向我们中国的朋友为曾经的前辈的罪恶十分真诚的道歉,让我眼眶湿润)
3.关于交流
他曾在1980 年来到中国,也有很多和他同龄的中国朋友,他认为现在20,30 岁的年轻人和老一辈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差异,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生活在非常不同的重要的变革的时代。希望我们中国的学生多走出来交流,跨文化的交流是非常好的,能够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全球青年。
4.私人
他很认真的给很多队员签名,并且说希望很快回到中国,看中国巨大的变化了解现在的公益行为和NGO 的运行状况,我说他有些像基辛格,对中国的了解是源于自己的实践。他为我们在如此的年纪就有如此的思考非常的惊讶。他送了我们一本他的中文版的书《领导艺术:化冲突为机会》,并且每个人都得到了一本他的英文书。
这是美国最让我感动的地方,是一个容易让人有自信的国度。他是专家学者,而我只是个学生,在他的专业领域内,我的问题一定不算深刻,但是他会充满真诚的鼓励你的想法,丝毫没有长辈或者教授的架子,也很认真的回答所有的问题,让人很有自信的想继续在这个领域学习更多。


快速蓝本建立技能(RAPID PROTOTYPING):
结合训练项目,以及四天夏令营中的各种游戏,RAPID PROTOTYING 是影响我最多的一个学习项目。
第二天吃过早饭后,就着圆桌的其他同学,形成小组,进行一个定时游戏:每个组发放一些直条意大利面,棉花糖,毛线,要求在5 分钟内,尽可能的搭建更高的意大利面塔,方法和塔的形状都不做任何限制。大家马上热火朝天的开始行动了起来。有的利用埃菲尔铁塔的造型,搭成意面铁塔,有的充分利用矩形的稳定性,想要盖四方高楼,每个组都在思考着运用各种原理,搭建更高的楼。五分钟到了,大家抬起头看,每个组的造型都各有千秋,可是最终没有一个立起来了的。
领队之一JAMIE 说:用意面建楼的游戏,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做过,丝毫做的不比我们差,甚至更好。有时候的行动,不需要思考太多计划,快速进入一些事情,是非常重要的。
而这一点,我在每天的游戏中,都得到了很深的体会。
 

美国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组织,他们都来自于剧团,有着很高的表演天赋,非常活泼,天性很释放。他们组建组织,来进行团队协作的培训。第二天的晚上,就来了四个这样的人,通过游戏的方式给我们进行培训。
第一个游戏是模仿一场风暴。所有人都围成大圈,闭着眼睛,从第一个人开始依次传递,当你听到右边的由摩挲手指变成拍掌,再由拍掌变成拍腿,然后变成跺脚,最后变成拍掌时,你就跟着右边人的变化而变化。最后由淅淅沥沥的小雨,到疯狂的风暴,十分逼真,十分震撼,而一切需要的,就是你用心的倾听。
第二个游戏是,所有人都首先围成一个大圈,先假想一个你要追的人,和一个要追你的人,然后一声令下,每个人都开始狂奔维持紧跟你要追的人,同时尽可能远离要追你的人。
第三个是分组进行的小游戏,10 个人围城一个小圈,每个人依次说一个语法通顺但毫无逻辑的词汇,发挥奇思妙想,串连成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。
第四个游戏是小组中出来两个人,给定一个场景,然后一人一句的对话,难点就在于旁边围成一圈的人,会随时叫你“change it”。那么就一定要随机应变,“good morning”变成“how are u”,再变成“so nice to meet u”,要是大家一直叫你“change it”可能一句问候换四五个说法也不一定。最后整个对话就变得非常奇妙。比如说我和一个女孩的对话就是,在大海里,两个人相遇,一个要走路回家,一个要飞到天上去上学。
第五个游戏是唱歌大拯救,围成一小圈的人,要勇敢的站到圈子中间去唱歌,因为你要相信在你唱不下去的时候,会有人来拍拍你的肩,来拯救你。
 

第六个游戏是给定一个场景,然后一群人站出来用各种天马行空的造型来模仿这个场景里的东西——之所以是“东西”因为除了人之外,也可以模仿植物,动物,和其他物体。然后再站出来两个人,根据自己对大家各种奇怪造型的理解,加以解释。最后都会被拆解成一个非常无厘头的故事。比如模仿幼儿园的场景,我本意是跪在地上模仿一个哭闹的小朋友,却被解释成一只饥饿的小狗。
我很关注游戏这个环节,因为我所在的公益团队,以女生居多,和很多团队一样,需要个性释放的训练。而光伯告诉我们,其实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释放天性,凝聚团队合作力的游戏训练。我自己曾经也参加过黑苹果的一次团队培训,他们的培训理念和方式也是非常前卫的,但是最终效果还是要差一些,我个人还是觉得,不够开放和自然。
究其原因呢?我个人觉得,很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鼓励和激励。美国人每天挂在嘴边的最多的口头禅, 就是语气夸张的“ ITS SO COOL! ”“AWESOME!”“YOU RE SO SWEET”,这些口头禅,直译过来,怕是让人觉得肉麻,但是在英语的语境中是非常恰如其分的,他们已经养成的语言和生活的习惯,就是不断的表扬,持续的激励,而且在观点的相左,或者是行为的怪诞上,从不会批评。而我们的语言系统就是以批评的方式,压力的方式,来激励人进步,凡事都要争取输赢,而美国的方式更多是在鼓励的氛围中,让人释放自己的天性。
<span styl

暂无留言

请登录发表评论     登录 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