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师有话说

发布时间:2016-03-31 作者:admin 分享: 评论: 浏览:

“国际幸福日第一次近距离参与公益项目,收获的比付出的多!感受到90后不乏热血青年,知道了公益原来可以很有创意,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,而是每个人都多做一点。”

——王秦湘丨北京场导师

“在国际幸福日,被六七个85后90后的孩子领导着,带领30多名90后的志愿者,探索着支教的具体理念和方法行动,明白,公益不是那么简单,不是简单付出钱或时间就可以了。真的是收获比付出多。”

——张瑞霖丨北京场导师

“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同学,可能平时比较内向,但在最后,有一个试课环节他是第一个上台讲的,并且讲的非常精彩,我觉得通过V立营让他有了很大的突破,他自己也流下了眼泪,我当时也很感动。”

 ——姚子轶丨北京场导师

“我有2年的教师经历,并在一家以儿童保护为中心的公益机构任职12年,在V立营期间我也在寻找自身和培训模块的切合点,不仅仅是支教的培训,而是让它更深层次地去发掘儿童发展方面的内容,用几个关键词形容就是感动、专业、坚持。”

——曹红丨郑州场导师

“在这次V立营期间也是收获很多,很多培训的环节都可以用到我们机构的支教培训中去,V立营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用心、精彩、优秀。”

——伍景勋丨郑州场导师

“EV从培训大学生的课程系统设计及理念上是非常先进的,包括用到体验式培训、用到体验循环圈等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,单从这三天的体验中,我发现还有待于从理念过渡到历程上来,就是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很多细节完善,当然这三天最大的感受是EV人的敬业和投入,是值得我们学习的;这次我对大学生,尤其是支教志愿者有了更多了解,大家的表现是超乎我的预期的。最后,与其探索黑暗,不如点亮光明,一起加油!”

——李丽萍丨兰州场导师

“这次我看到EV工作人员的坚持、热心和认真,带给我很多温暖和感动,期待这种坚持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,期待学员回去之后能充分利用所学,让支教更加专业有效!”

——柏玉红丨兰州场导师

“在V立营的三天,感受到了小伙伴们大大的热情,也在每一个细节感受到了EV伙伴的用心。导师入组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,也很开心能在这三天支持并见证小伙伴们的成长。V立营就像一把扇子,能帮助支教的大学生团队吹开迷雾,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小伙伴自己拿起扇子,期待V立营接下来的成长,大家加油!” 

——袁媛丨广州场导师

“支教的大学生们都有满腔的热情,然而,该怎样通过我们的支教带给孩子们快乐的体验,并协调好家长校方以及媒体的关系,大学生们没有经验。V立营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。期待更多的导师支持V立营!”

——范晓静丨南京场导师

“如果我是大学生志愿者,一定参加V立营的工作坊,那里有专业,有快乐,有爱心,有责任,感受最新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授课工具!”

——魏丽丨南京场导师

“我刚刚就经历了“离别”一幕。重庆,益微V立营支教先锋工作坊。说告别的时候,我看到大学生小伙伴们,有人的泪在眼眶打转,有人低下头不敢直视我,更多的人眼巴巴看着我希望把这一幕刻在心里,而我,微笑着、鼓励着,以最快的速度说完临别赠言(以至于帮“小姨妈”签名时,都忘了写上“生日快乐”,离开家心怡宾馆,内心开始流泪…)
90后95后的大学生,他们是有希望的一代,在风雨中他们有过徬徨但决不放弃,他们快乐又懂得慈悲,他们有困惑却一直去寻找真理,他们痛恨应试教育之恶但始终相信人心之善,他们对教育的改变充满理想主义的激情,又不乏行动者的勇敢无畏。他们不自傲不自夸,有着深刻的反省精神,把风雨当作前行路上的祝福。我在V立营看到大学生们的模拟小课堂,已超过许许多多的一线乡村老师,可他们仍不满意并继续磨练和改进。与他们的坚持和勇气相比,一直以来,他们得到的鼓励太少,苛责太多。各位,其实90后95后不需要你们的资助和支持,但是,鼓励和掌声你总会吧?”

——伍松丨重庆场导师 

“3天满满的感动,再次与自己对话,明白同理心的力量,各种有趣的体验与惊喜的表现。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V立营很美,有伙伴们共同参与的教育未来会五彩缤纷。” 

——张洁丨重庆场导师

“三天V立营,全程感受到V立营团队的用心、投入以及专业,没有评估机构,只为了内心的标准,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完美!每个环节都要反复雕琢。在V立营中,每个生命都被尊重、被倾听、被关注,‘做他人的伙伴’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进了V立营的血液里,每个行为里!加油,V立营……”

——汪净丨重庆场导师 

“三天来,我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大学生的另外一面,看到了在大学生在公益中承担社会责任的一面。V立营对大学生的帮助,第一是让志愿者觉得自己并不孤独,会发现社会对乡村公益教育的支持;第二是聚拢这么多同龄人、志愿者,让大家从言谈举止中发现他人的长处,有针对性的完善和学习;第三就是实现

自身的成长,我看到小组成员在三天营会期间行为表现的改变。V立营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生成长的记忆,让学员学会向内探究人生的意义和成长的方向。”

——陈晓霞丨厦门场导师

“三个关键词形容参加V立营的心情:玩、好玩、很好玩。三天给我带来的是内心的唤醒,把我内在的小孩释放出来了,尽情的去撒野、去玩,尽情的看自己,那个非常可爱的、童心未泯的、充满好奇心的自己。

没有永远年轻的人,只有永远年轻的心。我最想推荐给的身边的大学生、伙伴的一点是:只要你带着一颗年轻的心,无论你多大的年龄,相与孩子一起玩耍、绽放,一起找回生命的纯真和那份初心,你就来吧!”

——袁春强丨厦门场导师

“三天来我经历了奇妙的角色转化:作为学员,我很享受这个过程,我本身很喜欢和青年人在一起,他们会有新鲜的东西和活跃的气氛,你会看到我在团队讨论中很投入,很兴奋;另外一个角色,作为导师我很受益,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能够通过分享帮助到大家,在这个过程中,能够跳出学员的身份分享经验,自身也很有收获,”

——张春亮丨厦门场导师

    在我印象当中确实看到EV开始把支教向夏令营做系统的梳理。我们也看到EV的伙伴把阅读的更多内容引入营会或支教中,这是我喜欢的模式。这也是更适合支教或夏令营大学生团队的模式,因为我们不需要替代传统课程。我希望我们所有的伙伴都尝试掌握一定的技能,结合自己的所长,做最好的自己,像EV一样做最好的自己。我觉得不管是做支教还是做夏令营,和孩子在一起肯定就是一个做教育的人,我很喜欢这个手工的魔法棒,小茹和晓雯做的很棒。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伙伴有这样一个意识,做教育的人就像一个艺术家或者魔法师,需要善用这些艺术的元素。

——双胞胎(徐峰)丨北京场导师

很高兴参加V立营,和一群热情的有志向的年轻人度过了愉快的三天。我印象特别深的是V立营的结构现在越来越清晰,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按照结构设计自己的乡村夏令营,(V立营)不仅仅给了他们详细的方法,同时也强调了和孩子相处的三种能力(处身当下、同理心倾听和欣赏式提问),这些能力不仅仅在夏令营中受用,而且是年轻人一生受益的法宝。V立营不仅仅在传授着一种夏令营的架构,还在传递一种精神,而这种精神可以鼓舞更多人投身公益,让更多孩子受益,让中国教育因为一点点的推动而发展。

——张晖丨西安场导师

暂无留言

请登录发表评论     登录 注册